在过往的文章中,我们不断强调创业初始就设定好股权分配机制,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合伙人之间和睦共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公司的发展、外部市场的千变万化等情况,导致各合伙人对公司所能创造的价值产生变化,此时,固定的股权分配机制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以及合伙人们的需要。
一个好的股权分配机制,需要公平的对待所有的团队成员,能够体现他们的价值,具有可进可退的灵活性和长期的可操作性。在这样的要求下,动态股权分配机制应运而生。所谓动态股权分配,就是通过合伙人一致认可的标准,持续记录和评估每个合伙人的贡献点和贡献值,用其贡献值除以所有合伙人的贡献值之和,得出动态的股权比例。
一、为什么需要动态股权分配机制?
假设一个案例,A与B共同创业,初始A投资500万占公司60%的股份,B作为专业技术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占公司40%的股份。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越来越依赖B的技术,B也一直努力为公司工作,而A除了一开始投资之外什么也没干,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按照初始初始持股比例分配利润势必会引起B的不满,认为自己贡献如此之大而股权分配却不对等,同时A也不会轻易同意重新分割股权,矛盾就此产生。
采用动态股权分配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动态股权分配的模式下,各合伙股东之间的股权比例并非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固定下来,而是会根据各个股东后续的持续贡献对各股东的股权进行调整,从而达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分配机制。
二、如何制定动态股权分配机制?
首先,在制定动态股权分配机制时,有两个数值点是至关重要的,即“贡献点”和“贡献值”。每家公司的“贡献点”是不同的,需要合伙团队一起来定义,它可以包括合伙人投入的现金、投入的物资与设备、应取而未取的工资、人脉关系等等。而“贡献值”则是根据约定的计算标准对贡献点进行的量化记录,比如合伙人投入的现金,其贡献值为现金的金额,应取而未取的工资,其贡献值为工资水平减去实际领取的工资。举个例子,公司合伙人A投入现金500万,其贡献值即500万,所有合伙人贡献值的总和为1000万,则A应得的股份为500万/1000万,即为50%。
根据上面的标准,持续定期的把每一个合伙人的每一项贡献值都记录下来。动态股权分配解决了创始初期公司实际价值的计算问题,因为合伙人的股权比例是通过贡献值计算得出的相对比例,这就是动态股权分配机制的精髓所在。等达到某个临界点之后,再按照这个累积贡献值的比例,去分配约定要分配的股权。
其次,要预留期权池。心者律师事务所周律师认为,在创业团队最初分配股权时,应有意识地预留一部分股权放入期权池,为后续的动态股权调整提供便利,为将来能够吸引高端人才提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