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SOHO中国就走上了不断“卖卖卖”的道路,其“私有化”进程也备受热议。6月15日,SOHO中国发布了短暂停牌公告,随后在6月16日,黑石集团即发出全面收购要约,拟投资SOHO中国以取得控股权。交易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公司将继续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据公告显示,黑石集团本次收购要约价格为每股股份5港元,最高现金代价约为236.58亿港元(约合30.48亿美元),较停牌前在联交所报收市价每股股份3.80港元溢价约31.6%。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要约价格较2020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之每股股份资产
“接盘侠”黑石集团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机构之一,被誉为“华尔街PE之王”,从始至终都在贯彻“买入、修复、卖出”的投资策略,即寻找投资项目、持续运营、再高价卖出。近年来先后从富力地产手里拿下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物流园区、从中国泛海手中拿下其第一家全球化运营公司等等,可谓是中国商业的老朋友。如果这次成功收购SOHO中国,将是其在亚洲最大经济体的最大一笔房地产投资。
聚焦股权投资,黑石集团为何“接盘”SOHO中国?
1.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中国国际地位与日俱增,尤其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中国经济能够迅速恢复,为诸多海外投资者追捧的热土,房地产租赁和办公商务需求市场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2.SOHO中国持有的资产稀缺又靓丽。目前SOHO中国手中最核心的资产为前门大街项目、光华路SOHO2、望京SOHO、SOHO复兴广场、古北SOHO、SOHO天山广场、外滩SOHO、银河SOHO以及丽泽SOHO等9个优质物业项目。截至2020年12月31日,SOHO中国的非流动资产为655.19亿元,流动资产为51.84亿元,资产总值超过700亿元。黑石集团仅以236.57亿港元“接盘”似乎并不亏。
黑石集团“接盘”SOHO中国后仍需做哪些努力?
1.调整股权架构。黑石集团收购SOHO中国后将成为最大的控股股东,潘石屹夫妇等原股东持股比例仅占9%,黑石集团并非严格意义的“私有化”持股,潘石屹夫妇对SOHO中国仍有较大的影响力,一旦发生变动,公司将会面临较大风险,况且“一家独大”也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因此做好股权顶层设计,适时调整股权架构尤为重要。
2.做好股权激励。公司想要发展壮大,除了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黑石集团中途接手SOHO中国势必在员工中产生较大动荡,此时若推出合理的股权激励政策,势必会拉拢人心,使得员工个人利益和公司发展紧密相连,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3.整合优势资源。潘石屹夫妇此前即拥有较为丰富的资源,对于初入房地产行业的黑石集团而言,需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并逐渐壮大“朋友圈”,加强内外部合作,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