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微博ID为“花花董花花”的博主发声手撕当红网红张大奕: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来招惹我老公我就不客气了,老娘也不是好惹的。望自重,好自为之。同时这条微博@张大奕eve。“花花董花花”系蒋凡夫人。
4月18日下午,淘宝天猫总裁蒋凡在阿里内网发帖,就网络传言带来的不好影响对公司和同事道歉,并请求公司对自己展开调查。
4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BABA.NYSE)公布了蒋凡事件的调查处理结果。调查组就阿里对如涵电商的投资,以及张大奕所有淘宝、天猫店铺的入驻、活动、引流、交易等进行了内、外部调查,确认无利益输送行为。
然而,因蒋凡对个人家庭问题处理不当,引发严重舆论危机,给公司声誉造成重大影响,阿里巴巴决定:取消蒋凡阿里合伙人身份和上一财年所有奖励,并对其进行记过和降级处分。此时,距蒋凡首次被披露进入阿里巴巴合伙人名单还不到一年。在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向美国SEC公布财年报告中显示,尽管蒋凡还是天猫和淘宝总裁,但截至2020年7月2日阿里合伙人名单里,已没有蒋凡的名字。
有人认为这个处罚对于早已实现财务自由的蒋凡来说实在不算什么,又不是开除。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要想弄明白蒋凡被除名合伙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就不得不细说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了。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是一个创举。"阿里合伙人"是一种特殊身份,并非传统法律意义上的"合伙人"。合伙人不同于股东、不同于董事,但是阿里巴巴可以通过合伙人制度,实现集体领导。其中要诀在于,合伙人享有提名简单多数(50%以上)董事会成员候选人的专有权。通过机制的运作,阿里合伙人可以通过控制了董事人选,进而决定了公司的经营运作。
阿里巴巴在融资过程中,创始团队的股权不断稀释,目前包括马云在内的高管团队仅持有阿里巴巴9.5%的股份,前两大股东软银和雅虎分别持有阿里巴巴29.2%和15%的股权。
如果按照传统的同股同权的规则,阿里的控制权与决策权应掌握在软银创始人孙正义手上。
然而,马云通过合伙人制度的“投票权委托+半数以上董事会提名权”这个巧妙设计,把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阿里巴巴的合伙机制,分成两个方面:
一是永久合伙人,目前是马云和蔡崇信担任,不管股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们永远都是永久合伙人。永久合伙人由选举产生,或由在职和退休的永久合伙人指定,退休后不享受奖金分配。
二是普通合伙人,由合伙人委员会选举产生。退休的合伙人可以被选为荣誉合伙人,荣誉合伙人无法行使合伙人的权利,但能够得到奖金池的一部分奖金。
阿里巴巴目前共有36名合伙人,在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下,全体合伙人按“一人一票”的方式享有投票权。
阿里巴巴规定,为了使合伙人与股东利益保持一致,要求合伙人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股权。
总的来说,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其实是通过把控董事会人事控制权从而在事实上绕过了股东实现了对公司的实际掌控,而这种掌控更加不可见却同样行之有效;并且目前的制度设计确保了哪怕公司自身管理团队持股比例很低仍然也足以保证这一制度不受动摇,非常成功的绕过了一些早期遗留至今的历史问题。
阿里将蒋凡从合伙人中除名,蒋凡未来将不能参与阿里高层的决策。但就这样下定论说蒋凡丧失“太子位”,不能继承张勇,还是过于武断。因为蒋凡这个事是道德问题,可以说是触犯了阿里之前的价值观,但相较于从前阿里的处置,对蒋凡的处罚确实算轻得了。
作为目前电商格局里炙手可热的两位聪明人之一,阿里还需要蒋凡优秀的能力来与拼多多的黄铮对抗。蒋凡想再次成为阿里合伙人,恐怕需要干掉拼多多,才可以逆风翻盘。